您好,欢迎访问凯鹰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官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中文 英文
凯鹰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

0755-82501164

  • 订单查询
  • ORDER TRACKING
  • 0755-82501164
联系我们

深圳凯鹰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电   话:0755-82501164
0755-83309052
传   真:0755-82501215
地   址: 深圳市宝安西乡宝安大道碧海名园A座东侧23-24号1-2楼(影视文化产园旁)

新闻中心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圳盐田港20年

发布时间:2017-05-23 17:11:20点击率:

RSS订阅

全球34家著名船公司集聚盐田港

在大鹏湾蔚蓝色的海面上,巨轮汇集。截至目前,已有34家世界著名船公司挂靠盐田港,每周有60条国际班轮航线通往世界各地,并不断有新的国际航线开辟,已成为中国大陆远洋集装箱班轮最多的港口。

至2004年底,盐田港区已建成9个集装箱专用泊位,4个通用泊位,港口航道和前沿水深可达16米,浪小不淤。港口集装箱岸吊的臂长可达65米,平均操作效率已突破35吊次/小时,为世界一流水平,可高速装卸目前最大的第六代集装箱船。

回溯盐田港区近5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大抵都占深圳港的50%以上。2004年盐田港区实现集装箱吞吐量648万标箱,盐田港的建设与发展以及集装箱吞吐量的大幅增长为深圳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目前,已有34家世界著名船公司挂靠盐田港,每周有60条国际班轮航线通往世界各地,已成中国大陆远洋集装箱班轮最多的港口。 

几代盐田港人艰苦创业,绘就深圳蔚蓝色的辉煌——20岁,盐田港风华正茂

有人评价说,盐田港20年风雨历程所成就的辉煌,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天时、地利、人和。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市政府以高瞻远瞩的决策眼光,提出在深圳建设一流大港的设想,并于1985年批准成立了盐田港集团的前身——深圳东鹏实业有限公司,负责盐田港6公里海岸线及前方水域和后方陆域的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开创了我国企业化建港的先河。

“天时”赐良机——盐田港美梦成真

上个世纪的改革春风,令珠三角地区以其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加工基地,为盐田港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此时,盐田港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深深地吸引了一位港口巨子的目光。早在盐田港的建设刚刚起步的时候,香港李嘉诚就留意到这块建港宝地。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更加坚定了李嘉诚投资盐田港的信心。

1993年10月5日,深港两地瞩目已久的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签字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成立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盐田港一、二期工程。这是当时深圳特区建立以来最大的合资项目。

盐田港要想真正成为国际大港,只有与实力雄厚的外商合作,才能引进资金,才能实现盐田港建设和经营的高起点、高速度和高效益。2001年11月,盐田港集团和和记黄埔再度联手,合作建设盐田港三期工程,至2004年9月,三期工程4个泊位已全部建成,盐田港区再添240万吞吐能力。

没有政府的远见和魄力,大鹏湾可能依然在沉睡;没有改革开放的良机,盐田港发展无从谈起;没有与和记黄埔强强联手,盐田港的发展不会如此突飞猛进。这些可谓是盐田港的“天时”。

“地利”得天独厚——可与任何国际大港相媲美

盐田港的“地利”则是得天独厚。这里具有可与当今世界任何国际大港相媲美的天然地理条件——大鹏湾海域达250平方公里,水深近14~21米,无泥沙淤积,无深海潜流,具有避风条件。

盐田港位于深圳市东部的大鹏湾畔,东与大、小梅沙毗邻,西接沙头角,南与香港九龙半岛隔海相望,北靠横岗、龙岗工业区。200公里的半径范围涵盖了香港、澳门和珠三角洲所有的新兴城市和最发达地区。港区拥有可供兴建深水泊位的海岸线6.7公里,可供开发建设港口配套设施的后方陆域和港区面积17.96平方公里,是发展集装箱码头的理想地方。盐田港作为中国重要的深水良港之一,“八五”计划以来,连续被列为国家的重点规划建设项目。

1994年7月20日,盐田港区响起了嘹亮的汽笛,“世界船王”马士基·阿尔基·西拉斯号集装箱船首航盐田港,成为盐田港开港后迎接的第一艘船舶,也是盐田港开通的第一条国际航线。同时,马士基也成为盐田港码头的股东。从此,在世界航运界独占鳌头的马士基给盐田港频频增辉:1998年11月21日,装载6000个标箱的“科纳德马士基”首航盐田港,成为当时挂靠中国大陆港口的最大集装箱船。1999年6月5日,苏珊马士基运载着6600个标箱靠泊盐田港,为首次挂靠中国大陆港口的全球最大集装箱船,从而也证实了盐田港码头运作为国际一流水平。

“人和”造就奇迹——备受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有人曾感叹地说,盐田港宛如一座丰碑,记载着一批批建设者的雄心和心血,几代盐田港人在这里演出了一幕幕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当代神话。

从盐田港的破土动工,到三期工程建设全面铺开,盐田港人只用了短短10多年时间,就使盐田港达到了一些世界大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达到的港口规模和吞吐量。

1987年12月,盐田港建设者在大鹏湾畔打下了第一根桩。盐田港建设初期的情形有点像大庆石油会战的场面,至今还令人感到振奋和悲壮。20年来,经过了无数盐田港人的艰苦奋斗、艰难创业和顽强拼搏,形成了今天的港口规划建设、综合物流、港口配套服务和疏港交通为主的产业链,盐田港人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智慧和心血。

但盐田港同时也是幸运的。她一直备受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在1985年亲自为盐田港题写司名;时任总理的李鹏还于1993年为盐田港题写了“南方明珠盐田港”。胡锦涛等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大都亲自视察过盐田港的建设情况,对盐田港的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指导。

盐田港作为国家重点工程,一直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悉心关心与支持,在上世纪80年代中就明确制定了将盐田港建设成为深圳“两翼起飞”中的重要一翼的战略决策。

蓝图绘就前景美好——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多年来,盐田港集团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倡导以“坚韧、团结、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按照“主业必主,主业必强”的战略方针,经过“清理、整合、优化、发展”,集中力量发展港口投资、建设与经营、综合物流业、港口配套服务三大主业,使盐田港区和盐田港集团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4年,对于盐田港集团来说可谓喜讯频传。该集团积极推动盐田港扩建工程,该工程设计吞吐量为每年370万标准箱,总投资估算为112亿元,预计首个泊位将于2006年9月投入运营。随着码头建设的全面加快,据保守预测,到2010年,盐田港扩建工程和西港区将有11个泊位投入运营,届时,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1300万标箱。

2004年8月,盐田港迎来自身发展中又一重要时刻:盐田港集团与环球物流设施及服务供应的巨头美国普洛斯公司签订了价值逾10亿元的初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盐田港后方合力建设一个国际物流园。

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盐田港建设0.96平方公里的区港联动范围。“区港联动”的税收、海关政策优势与港口全国第一的航运网络与码头操作效率相结合,将极大推动盐田港物流园区成为华南地区的全球采购配送中心和中转集装箱货物的集散地。

盐田港集团积极推进综合物流业的发展,还引进包括美国力又、嘉里物流等世界知名物流企业,并与其紧密合作,共同促进盐田港区后方物流业的发展。

到目前,盐田港集团已投资40亿元人民币,用于完善盐田港后方的市政配套设施、口岸联检设施、疏港交通系统,成立了拖轮公司,为港口提供优质的拖带服务;投资修建梧桐山隧道、惠盐高速公路和平盐铁路,将港区与发达的珠三角高速公路网连为一体;开通了到成都、长沙等地的集装箱专列,进一步扩大了盐田港经济辐射范围。

20年来,盐田港的建设与发展极大地优化了华南地区交通资源,降低了珠三角地区的物流成本,是粤港合作的典范,为深圳实现国际航运中心这个蔚蓝色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盐田港名片

20年前,盐田是一个渔火依稀的小渔村。

很少人知道,当时,一群满怀激情的创业者,来到山石嶙峋、荒无人烟的大鹏湾畔,憧憬在这里兴建东方大港。

20年后,大鹏湾畔,岸吊林立,集装箱巨轮舟楫相接,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集装箱港口奇迹般崛起。

没有人想到,80万元起家的盐田港集团已摇身成为资产过100亿元,集港口开发、综合物流、港口配套服务三大主业为一体,拥有6家控股公司和11家参股公司,利润超10亿元的大型集团公司。

有人惊叹地说,盐田港的发展史是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短短20年,一个蛮荒之地变成了国际集装箱大港,成为深圳市“以港兴市,以港强市”战略的重要一翼。

有人更诗意地说——盐田港,是深圳人蔚蓝色的梦。

……

20年,相对于历史长河只是一瞬间,而对盐田港来说,却是沧海桑田的巨变。20年的历练,同时也使盐田港集团成长为大型国企。

20年,仅仅是一个里程碑、一个新的起点。为了实现深圳国际性都市的宏伟目标,盐田港人脚下的路还很长很长。每个盐田港人将以崭新的姿态和永不消退的创业激情迎接新的挑战。

20年后的盐田港,正值青春年华。

凯鹰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7        美工及程序设计:金站网·通易建站